大眾健康網,分享健康養(yǎng)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

首頁 > 美容 > 減肥瘦身 > 導致白領長胖的原因是什么?白領如何有效減肥瘦身呢?[圖]

導致白領長胖的原因是什么?白領如何有效減肥瘦身呢?[圖]

大眾健康網 2019-11-28 15:10 減肥睡前產后慢跑

很多坐辦公室的女性朋友會發(fā)現自己身上的肉肉似乎長的更多了,而且似乎沒有任何改善的跡象。實際上導致女性長胖的原因非常多,日常生活的多方面習慣都會造成肥胖,尤其是飲食和運動方面。那么具體上導致白領長胖的原因是什么?白領如何有效減肥瘦身呢?

導致白領長胖的原因是什么?白領如何有效減肥瘦身呢?(1) 

1、白領增肥五原因

1.貪吃甜食

甜食向來是很多女孩子愛不釋手的零食,甜食當中所含的糖分,比米飯或面包中的復合糖質消化速度更快,在胃中停留的時間很短,吃過不久就會感到餓。所以,很多白領越吃零食越容易感到饑餓,無形中便會吃進很多甜食,不斷長胖。

2.無節(jié)制吃水果

水果不僅能夠為人體提供維生素和礦物質,還能提供糖分,但是水果與甜食同為單純糖質,吃的多當然也會導致發(fā)胖。一個蘋果的熱量和一碗米飯的熱量大致相同,吃兩個蘋果無所謂,可是如果吃兩碗米飯就會讓愛美的女人驚聲尖叫了。所以蘋果、橙子等水果一天以兩個為限。

3.吃飯狼吞虎咽

狼吞虎咽的吃飯方式,無形中會把胃撐大。但是人在用餐開始后20~30分鐘后,會漸漸反饋吃飽的信號,所以,吃飯最好細嚼慢咽,這樣飽腹感會慢慢產生,自然會減少主食的攝入量。

4.突擊減肥

有許多白領會在短期內突擊減肥,然后忍受不了減肥的痛苦再放棄,如果總是這樣忽胖忽瘦、周而復始反反復復,乍看之下以為是窈窕者,其實身體內的脂肪率正在不斷增加,這就是人們經常說的"隱形肥胖"。體重減輕時,人的肌肉量會隨著減少;但是體重增加時,脂肪則會跟著增加,所以,斷斷續(xù)續(xù)的減肥方式,只會讓體內的脂肪越積越多。

5.生理周期大吃大喝

很多女性經常認為生理期是減肥的福利期,所以這時候便開始大吃大喝,肆無忌憚,其實女性在月經來之前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煩躁不安、嗜吃嗜睡等現象,這種現象就是"經前綜合征",如果此時大吃大喝,營養(yǎng)的過剩便會轉化成脂肪,因為月經期女性疲倦無力而缺少運動,消耗的減少,給脂肪的增長加大了機會。

對照以上五點看看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情況,白領女性很容易長胖,逃不出以上五個增肥原因,只有改正以上五點,白領減肥才會有效果,當然了,如果搭配上適當的白領減肥運動,減肥的效果會更好。

2、跳繩瘦身事項

運動工具:跳繩一根

重復練習此運動3次

將繩子放置于地面,兩腿分開,與肩同寬,向下做蹲坐狀,使繩子垂直于兩腿之間。彎腰曲肘,手心向外延伸,平行于地面。雙腳做上下移動運動,離地數英寸(足球訓練模式),盡可能加快自己速度。堅持運動20秒。俯身于繩子右端,做5個俯臥撐,然后站立。重復動作。

蹲舉運動

瘦身部位:臂部,臀部,股部,腿部雙腿合膝,筆直站立,雙手各握繩子一端口。

越過繩子,雙腿分開越前,落地時呈蹲坐狀。然后向后跳躍繩子時,進行單足起跳,并攏雙腿筆直站立。再次先前跳,重復蹲坐姿勢,往后跳躍依舊是單足起跳,重復變換站立跳姿和蹲坐姿勢(和蹲舉運動項目類似)重復更換動作一分鐘。

交替抬膝運動

瘦身部位:臂部,臀部,股部,腿部身體直立,雙腳分開與肩同寬,雙手各握繩子一端口,做跳繩運動,起跳時左腳保持正常跳躍姿勢,右褪抬伸使右膝至身前臀部高度。再次起跳時更換雙腿運動,抬升左腿。重復交換運動1分鐘。

跳繩帶跑運動

瘦身部位:臂部,臀部,股部,腿部

身體直立,雙腳分開與肩同寬,雙手各握繩子一端口,起跳時左腿保持正常跳躍姿勢,右腳往后抬升,直至右腳趾抬致臀部高度,再次起跳時更換雙腿運動,左腳趾抬致臀部高度。重復6次雙腿交替運動,持續(xù)該運動1分鐘。曲地盤旋運動

瘦身部位:臀部,股部,腿部

將繩子筆直置于地面,雙腿合并筆直站立于繩子右端,面朝左方向,對角起跳至繩子另一邊,保持雙腿并攏,再次起跳至繩子右邊,按之字形路線跳躍繩子,直至到達繩子另一端端點,然后轉身回跳至起點。保持1分鐘運動時間。

雖然跳繩是個不錯的瘦身方法,但不小心很容易受傷,所以要注意以下事項:

1、跳繩者應穿質地軟、自重輕的高幫鞋,避免腳踝受傷

2、繩子軟硬、粗細適中。初學者通常宜用硬繩,熟練后可改為軟繩。

3、選擇軟硬適中的草坪、木質地板和泥土地作場地,切莫在硬性水泥地上跳繩,以免損傷關節(jié),并易引起頭昏。

4、跳繩時須放松肌肉和關節(jié),腳尖和腳跟用力要協調,防止扭傷。

5、胖人和中年婦女宜采用雙腳同時起落,上躍也不要太高。

6、跳繩前先對足部、腿部、腕部、踝部進行放松活動,以適應接下來的運動。

 

最新文章

  • 運動
  • 膳食
  • 醫(yī)學
  • 美容
  • 心理
  • 人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