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眾健康網(wǎng),分享健康養(yǎng)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

首頁 > 人群 > 母嬰 > 胎兒經(jīng)常胎動是怎么回事?胎兒經(jīng)常胎動好不好?[圖]

胎兒經(jīng)常胎動是怎么回事?胎兒經(jīng)常胎動好不好?[圖]

大眾健康網(wǎng) 2019-11-24 12:23 胎兒胎動懷孕懷孕

我們都知道胎兒在媽媽腹中的時候都是會胎動的,而胎兒胎動的情況大多都有所不同,所以許多孕期的女性往往都不清楚胎兒胎動的情況哪些是正常的,哪些是異常的,那么胎兒經(jīng)常胎動是怎么回事?胎兒經(jīng)常胎動好不好?胎動怎么樣才是正常的?

胎兒經(jīng)常胎動是怎么回事?胎兒經(jīng)常胎動好不好?(1)

1、寶寶胎動頻繁好嗎

有的胎兒胎動很頻繁,有的胎兒胎動很少,這與寶寶出生后好不好動有沒有一定的關(guān)系?目前并無研究證實胎動和寶寶出生后的好動程度有相關(guān)。不過倒是有針對兒童發(fā)展方面做研究,將出生后發(fā)展較良好的孩童,往前回溯發(fā)現(xiàn),這些寶寶在媽咪肚子里,有較頻繁的胎動。所以有好的胎動,寶寶出生后發(fā)展比較好;相反的,胎動異常的少,寶寶未來出生后可能有潛在性問題。

并非胎兒動的越厲害越好,如果胎兒一直都是特別好動,當(dāng)然屬于良性胎動;但如果突然動的特別頻繁,就要注意可能是個警訊,例如受外力撞擊,或胎盤剝離,這時候胎兒會有暫時性激烈的活動,沒多久便安靜下來,胎動很明顯減少,甚至沒有胎動,這種情形應(yīng)該立即就醫(yī)!有些孕媽咪因為喝咖啡導(dǎo)致胎兒興奮好動,或是服用興奮劑也會讓胎動增加,但是也有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興奮劑會讓胎兒受到壓抑,反而不愛動。所以喝咖啡、使用興奮劑是否會使胎動增加,并沒有定論,而且胎動是否頻繁,有時候是媽咪的一種主觀感受。若是胎動過少,可能因為子宮內(nèi)環(huán)境不好,胎兒缺氧或營養(yǎng)受到壓抑所致。不過孕媽咪本身若屬于肥胖、羊水太多,或是胎盤在前方,都會使媽咪對胎動感覺不明顯,當(dāng)這些因素被排除后,確定胎動太少才需做進一步的檢查。

2、寶寶胎動最頻繁的時間

孕早期,由于胚胎非常小,孕婦感覺不到胎動,到孕16~18周才能感到,孕32周時,胎動最頻繁,每天胎動的次數(shù)最多的時候能達到上千次。隨著懷孕月份的增加,因為胎兒慢慢長大,子宮內(nèi)可以供他活動的空間會越來越少,因此他的胎動也就會減少一些,沒有以前那樣頻繁。

而且,每個胎兒都有自己的“生物鐘”,晝夜之間胎動次數(shù)也不盡相同,一般早晨活動最少,中午以后逐漸增加。晚6點至10點胎動活躍。大多數(shù)胎兒是在媽媽吃完飯后胎動比較頻繁,因為那時媽媽體內(nèi)血糖含量增加,寶寶也“吃飽喝足”有力氣了,于是就開始伸展拳腳了。而當(dāng)準媽媽餓了的時候,體內(nèi)血糖含量下降,寶寶沒勁了,也就比較老實,這也是他的一種自我保護行為。

3、寶寶胎動最頻繁的情況

第一種情況是孕媽媽在剛吃完東西的時候。一般我們都知道,我們?nèi)梭w剛進食之后體內(nèi)的血糖含量就會開始增加,孕媽媽也是如此,胎寶寶同時也吸收了充足的營養(yǎng),所以胎動就會比吃飯之前也頻繁的多一些了。

第二種情況是孕媽媽在洗澡的時候。孕媽媽在洗澡的時候都是屬于最放松的時候,這種情緒也同時會傳達給胎寶寶,胎寶寶受到感染,也會變的很有的精神,運動的次數(shù)就會增加了。

第三種情況是孕媽媽在晚上準備要睡覺的時候。晚上8-11點是胎寶寶最活躍的時候了。同時這個時候孕媽媽都能靜下心來感覺胎寶寶的胎動。

第四種情況是孕媽媽在給寶寶聽胎教音樂的時候。到了孕中期開始,胎寶寶就能感受到來自外界的聲音了,這時候孕媽媽都會選擇開始給寶寶聽胎教音樂,在音樂的刺激下,胎寶寶就會變的喜歡動了。

第五種情況是準爸爸對著孕媽媽肚子說話的時候,準爸爸在隔著肚皮和胎寶寶交流的時候,胎寶寶聽見了,就會以胎動的方式回應(yīng)。

4、胎動時間分析

1、夜晚睡覺前

一般,寶寶在晚上是動得最多的,一方面比較有精神,另一方面,孕媽咪通常在這個時間能靜下心來感受寶寶的胎動,所以會覺得動得特別多。

2、吃飯以后

吃飯以后,孕媽咪體內(nèi)血糖含量增加,寶寶也“吃飽喝足”有力氣了,所以胎動會變得比飯3、洗澡的時候

可能是因為在洗澡時孕媽咪會覺得比較放松,這種情緒會傳達給寶寶,TA就比較有精神。

4、對著肚子說話的時候

準爸和準媽們都表示在和寶寶交流的時候,寶寶會有回應(yīng),用胎動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覺。

5、聽音樂的時候

受到音樂的刺激,胎寶寶會變得喜歡動,這也是傳達情緒的一種方法。

最新文章

  • 運動
  • 膳食
  • 醫(yī)學(xué)
  • 美容
  • 心理
  • 人群